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,目前,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5种疾病之一。一般西医认为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,只能控制,不能治愈,真的只能这样吗?这是没有了解问题的根本之所在。
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糖尿病?以及糖尿病有什么危害?
糖尿病是一组糖耐量减少、血糖升高,尿糖阳性为特征,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,是一种由胰岛素缺乏和/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的糖、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。其心、脑、肾、眼、神经及周围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。
糖尿病的中医临床多见为:口渴多饮,消谷善饥、多尿,形瘦为主症,也有无明显三多症状者,属中医学“消渴”范畴。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表现就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收敛不足,升发过度而出现的。
现代的医疗界是如何治疗糖尿病?
1.药物治疗:口服降糖药,胰岛素注射,GLP-1受体激动剂或类似物,手术治疗(主要适用于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)
2.其他治疗方法:生活方式干预,包括控制饮食,积极锻炼,减肥,戒烟限酒等。
常用的抗糖尿病化学药物主要有胰岛素类、磺脲类、双胍类等等;导致人们的共识是:糖尿病须终身规范服药,以防治各类并发症。
西医治疗糖尿病,一味地降糖。单纯降糖是很难治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。糖也是能量,糖作为人体的一个基础性营养是无可替代的。它的摄入减少,必然导致其它营养的吸收利用有效率降低。这样一种低糖饮食,不要说病人,就算是正常人,这种吃法,饿都可以把你饿跨!
糖尿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?
先说高血糖,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含糖量太高。血液,其实就是一个运输载体,只负责运糖,而不使用糖,苗头就出来了。血管相当于自来水管,血液就相当于自来水。而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象我们的每家每户,每天都从自来水管中获取(吸收)自来水,发挥各种功能。糖都停留在血液中,意味着各个器官都无法(或只能少量)从血液中吸取到糖份。
原来糖尿病是各器官的"吸收"出了问题!
这个"吸收",有个机关。就象水龙头,把"水龙头"修理好了,水(糖)自然就能喝到了,血糖又怎么能高得起来呢?血液中的糖太多了,意味着器官中的糖太少了。高血糖的糖尿病人体内竟然是缺糖的!现在,你就明白了为什么糖尿病人是缺糖的。
那么,再来看看现代医学是怎么对待"缺糖"的病人的:用降糖药物把血管内的糖以"燃烧"的方式排除掉,是排除而不是促进吸收,导致血糖高居不下的原因不去处理,却让病人终其一生把吃进血管里的糖再弄出来……就象一个小朋友玩水,不停的把水舀进水缸里,再从水缸里舀出来一样……
我有许多糖尿病患者来求诊,他们都有按照西医指示服药多年的历史,部分些患者有心脏、和眼睛问题。要知道高血糖必须先击溃肾脏之后,然后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,而所有的西药都伤害肾脏,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脏病。肝开窍在眼睛,中医认为只要肝脏好就不会有眼疾,根本与高血糖无关,由于服用西药或注射胰岛素会造成肝脏的损坏,因此才会得到青光眼之类的疾病。久服西药只能使脾肾功能更差,你看各种降糖药的副作用就知道了。
所以,糖尿病的主要问题是:
1.不是血糖高,而是五脏六腑缺糖!
2.不是降糖,而是解决各器官的糖吸收问题
治疗之法:温运中宫 固护肾气 健脾强运
中医认为治糖尿病就必须先加强肾脏功能,温运中宫,固护肾气。一旦肾气恢复,中宫健运,糖尿病患者是完全有可能恢复的。先天之本在肾,后天之本在脾。肾乃生命之根,而脾(胃)为气血生化之源。通过扶助阳气来治疗才是治本之法。
根据我多年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来讲,病史在5年以下的,治愈(完全正常,无需任何依赖)率最高;5年以上的以中医扶阳调理,治疗效果最佳(如伤口愈合、病情好转等);病史越长,治疗效果越缓慢。
因为糖尿病从根本上讲,并不是胰岛素问题,主要是肾的先天和脾胃后天、肠道、肝胆的功能退化所致。现象为血糖高,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,病位在于脾、肾,分型有湿热和虚寒两种(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初的确多表现为烦渴多饮、舌红少津、形体消瘦等症状,因此治疗大都以“养阴清热”为主。而随着病情发展,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疲乏无力、畏寒肢冷、自汗盗汗、耳鸣眩晕,心慌气短,皮肤发痒,足部溃烂等症状,此时中医将其认定为“阳气亏虚”。我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,扶助阳气为治糖尿病的根本。所以在治疗方面以扶正、和枢、祛邪为大法,着重固脾肾两本,畅达三枢,扶阳气和畅通阳气之道路要贯穿在消渴病治疗的始终。
脾(胰岛)的功能越强大,分解稀释能力就越好,一边的嗷嗷待哺的五脏六腑,一边是富于糖分的血,两边一交接,还愁血糖太高吗?还愁器官渐渐衰竭,越来越没力吗?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。
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,由于肾阳脾阳的不足,就会产生诸如痰饮、瘀血等病理产物,这些病理产物正是危害我们生命健康的元凶,引发多种并发症。
糖尿病的最终治疗原则,温运中宫,固护肾气。糖尿病相当于中医的脾胃病。自古就没有脾胃病是绝症不可根治的说法。
肺主皮毛,脾主肌肉。脾的能量来之于饮食“甘味”。只有甘味才可以健脾,促进胰岛的分泌,促进肌肉的生长。肺又是脾的“子”,脾的能量充足了,肺的能量就会得到补充。皮肤愈合的能力就增强,所以伤口就会愈合。进而推论,只要给脾以足够的甘甜之味,脾的运化功能(相当于西医说的胰岛功能)就会恢复,加强,那么,糖尿病就可以根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