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足的3个阶段

发布时间: 2021-08-24 来源:采编及文案编辑:陈大侠

  我们主要从中医治疗方面谈。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分三个阶段糖尿病足的病程较长,病机复杂,根据其病机演变和症状细分为以下3个阶段。

  早期:

  气阴两虚,脉络闭阻。本病因糖尿病日久,耗气伤阴,气虚则血行无力,阴虚则热灼伤津,血行涩滞,均可酿成血瘀,瘀阻脉络,气血不通,阳气不达,肢端局部失养而表现为肢冷、麻木、疼痛。即患肢麻木、沉重、怕冷、步履不便(间歇性跛行),即行走时小腿或足部抽掣疼痛,需休息 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。患足皮色苍白,皮温降低, 趺阳脉(足背动脉)搏动减弱。相当于西医的局部缺血期。

  中期:

  湿热瘀毒,化腐成疽。若燥热内结,营阴被灼,络脉瘀阻;或患肢破损,外感邪毒,热毒蕴结;或肝经湿热内蕴,湿热下注,阻滞脉络;或脉络淤血化热,淫气于筋,发于肢末,则为肢端坏疽,而至肉腐、筋烂、骨脱。若毒邪内攻脏腑,则高热神昏,病势险恶。即患肢疼痛加重,入夜尤甚,日夜抱膝而坐。患肢畏寒,常需厚盖、抚摩。剧烈静息痛往 往是溃烂先兆。患足肤色暗红,下垂位明显,抬高 立即变苍白,严重时可见瘀点及紫斑,足背动脉搏 动消失。皮肤干燥无汗,毳毛脱落,趾甲增厚变形。 舌质暗有瘀斑,苔薄白,脉沉涩。相当于西医的营养障碍期。

  晚期:

  若迁延日久,气血耗伤,正虚邪恋,伤口迁延难愈。表现为虚实夹杂,以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夹痰瘀湿阻为主。病情发展至后期则阴损及阳,阴阳两虚,阳气不能敷布温熙,致肢端阴寒凝滞,血脉淤阻而成。若治疗得当,正气复,气血旺,毒邪去,则可愈合。即患部皮色由暗红变为青紫,肉枯筋萎,呈干性坏疽。若遇邪毒入侵,则肿胀溃烂,流水 污臭,并且向周围蔓延,五趾相传,或波及足背,痛 若汤泼火燃,药物难解。伴有全身发热,口干纳呆, 尿黄便结等症。经治疗后,若肿消痛减,坏死组织 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,流出薄脓,或腐肉死骨脱落, 创面肉芽渐红,是为佳兆。反之,患部肿痛不减,坏疽向近端及深部组织浸润蔓延,分界不清,伴有发 热寒颤,烦躁不安,此为逆候。该病坏疽分为三级: 一级坏疽局限于足趾或手指部位;二级坏疽局限于 足跖部位;三级坏疽发展至足背、足跟、踝关节及其 上方。此期相当于西医的坏死溃疡期。

  足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,也是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,大多数足部问题通常起于很小的损伤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平时就要做好足部的检查及保健,以及时发现足部病变并给予及时处理,避免病情恶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