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治痛风的五大误区

发布时间: 2021-08-24 来源:采编及文案编辑:陈大侠

  大家都知道,防治痛风需“管住嘴,迈开腿”,但其实,里面也有不少误区!

  但有的食物看起来很危险,其实很友好;有的被认为有益于养生的食物,反而要远离!

  A.切勿模仿别人用药!

  很多病友,会打听其他人正在服用什么降尿酸药物控制痛风效果怎么样,从中模仿服用“有效药物”。事实上,药物的选用,应该综合不同人的体质、肝肾功能、尿尿酸排泄水平、合并疾病等,量体裁衣、个体化用药。

  记住,没有最好的药物,只有最合适的药物。

  B.这些食物被“冤枉”了!

  1.海产品中,如海参、海蜇等,均属于低嘌呤食物,可以适量食用。

  2.牛奶、蛋类虽然属于高蛋白、高脂肪的动物性食物,痛风患者可以食用。

  3.少量饮红酒,有利于降低痛风风险。所以,“滴酒不沾”是片面的。

  C.这些“健康食物”要警惕!

  1.肉汤、老火汤:肉类中的嘌呤,易溶于水,所以“老广”喜爱的老火汤,嘌呤含量高。

  2. 粗粮:粗粮的糙皮嘌呤含量高,并非多多益善。芦笋、香菇、紫菜、豆苗等虽然是素菜,但不适合多食用。

  3.茶叶虽然具有保健功能,但饮浓茶可能刺激痛风发作。

  D.小苏打并不能碱化尿液!

  每天饮水保证2000~3000 ml,饮水可增加尿酸排泄,减少泌尿系结石产生的机会。小苏打(碳酸氢钠)被许多医生和病友“寄予厚望”,常作为日常用药。事实上,“碱化尿液”的效果微乎其微。

  E.运动虽好,但盲目运动反而有害!

  运动不仅能促进尿酸排泄,还能控制“三高”,把痛风的“同伙”一网打尽。饮食配合运动,才能双管齐下,帮助把血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。但运动一定要避免“冲动、盲动”!

  1.发作期不运动。待发作缓解之后再运动。

  2.避免参加对抗性比赛运动,提倡低强度、有节奏和持续长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快步走、骑自行车、做广播体操等。

  3.运动量合适:每次30分钟,每周3-5次,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。

  4、剧烈运动有害无益。例如打球、跳跃、跑步、爬山、长途步行、旅游等,可使痛风患者出汗增加,血容量、肾血流量减少,尿酸、肌酸等排泄减少,出现一过性高尿酸血症。